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发布时间:2022-10-14
浏览量: 3856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0.jpg

专业前景

养老服务业及老年健康需求新变化

近年来,大多数养老机构出现用工难现象,服务人员不专业,缺少培训,年龄偏大,多数人员在学历在初中,难以满足养老服务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养老模式多样化,郊区化转向社会嵌入式,机构不再是唯一选择,医养结合型机构更受老人青睐。智能化养老技术助推服务业发展。养老服务企业的核心岗位设置包含了养护类、社工类、行政类及综合运营等多种类型。当前迫切需要会照护、知心理、善沟通,懂管理、高职业道德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1.jpg

养老专业的兴起

国家大力推广实行“全民健康管理工程”,至少需要200余万名专业的健康管理师,而目前我国专业健康管理方面的人员只有10万人左右,人才缺口非常大。从目前各个行业工资标准来看,健康管理师的工资显得十分诱人。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于2015年被教育部列入新专业目录。

2.jpg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一定的创业能力和支撑终身发展的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及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康复医学基础知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健康管理核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长期照护能力、介护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老年健康服务产业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5.jpg

核心能力及核心技术

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服务行业服务与管理机构常见的老年健康问题的职业综合能力,运用专业技术对服务对象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服务,具有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核心技术:岗位从事职业能力,包含:临床基本护理技能、老年机构管理、老年心理咨询与常见问题处理技术、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控制技术、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技术、慢性病康复技术。

6.jpg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老年服务与管理概论、老年健康管理师实务培训(基础知识、实务培训)、老年病学、老年人康复护理、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专业实践

实践环节:基础医学实验、专业技能实训、综合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与临床见习、岗位实习五个环节。

7.jpg

8.jpg

师资力量

医院康养学院院长、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负责人:冯志强

第三军医大学硕士、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和劳动模范。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四川省生理学会副主任和职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医学会康养专委会副主任。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协会副会长和老年保健康养分会副会长。

4.jpg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老年保健与管理相关的各类工作岗位;可在社区、机构、居家从事老年人日常照护与介护、慢性疾病管理、健康管理、老年营养管理、康复理疗及老龄产业项目经营与管理工作以及医疗辅助服务工作;也可在老龄工作的事业单位,如老年福利机构、就业杂志社、报刊、出版社工作。

9.jpg





技术支持:泸州山禾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S